? 本報記者 張偉
如何在神經系統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及外泌體藥物技術轉化領域更快地從無到有蹚出一條新路?記者在10月16-18日舉行的HICOOL 2025全球創業者峰會上獲悉,短短一年時間,一家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協和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建民回國創辦的企業——國典(北京)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典醫藥”),在HICOOL生態的持續賦能下,完成一場從獲獎項目到產業新星的精彩蝶變。
“天命”即使命
“五十而知天命。”2017年,張建民50歲。就在這一年,這位曾任職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國際知名神經免疫學家毅然回國,將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與外泌體這兩項諾貝爾獎獲獎成果相融合,投身于原創藥物研發。
“我找到了真正屬于自己的‘天命’所在,并愿意為之奮斗一生。”談起回國創業緣由,張建民表示,這是源于科研生涯中一次深刻的認知轉變。“在霍普金斯大學和協和醫學院雙重教職期間,我逐漸意識到:論文發表的喜悅,無法替代解決臨床痛點的價值。”
那些累積多年的科研成果,如何跨越理論鴻溝,成為患者真正的救命良方?2017年,他看到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于是選擇了“iPSC+外泌體”作為創業方向。
“50歲創業的優勢在于判斷力與穩健性:既能平衡創新風險,又能以從‘0-1’的拓荒精神直面高難度挑戰。”張建民說。
2024年是張建民回國創業的第7年。這一年,國典醫藥自主研發的創新藥,照亮了無數飽受病痛折磨家庭的希望之路。
基于技術優勢,國典醫藥重點聚焦神經系統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先后布局天然外泌體、工程化外泌體、外泌體載藥三大類iPSC來源外泌體藥物研發管線,開展了10余項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IIT)項目,包括北京協和醫院難治性特應性皮炎、復發難治性癲癇,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首都兒科研究所兒童癲癇性腦病,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遺傳性兒童癲癇,且已正式進入新藥臨床研究審批(IND)申報階段。
“除此之外,我們還有正在推進的難治性慢性鼻炎、康復期腦卒中、系統性紅斑狼瘡、阿爾茨海默病、孤獨癥、抑郁癥等多條研發管線,也都準備上臨床。”張建民介紹說。
HICOOL賦能騰飛
國典醫藥與HICOOL結緣始于2024年。這一年,其“iPSC外泌體:創新藥物研發的新賽道”項目,在HICOOL 2024全球創業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HICOOL大賽是我創業7年來參加的第一個比賽,賽事高水準、公平性和全方位賦能,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初始動力。”張建民表示,大賽獲獎后,國典醫藥獲得了從資金、市場到人才的全鏈條資源加持,加速了從實驗室技術向成果產業化的轉化進程,并成為北京市重點培育的高精尖項目之一。
作為此次HICOOL峰會的重頭戲之一,身為國典醫藥創始人兼董事長,張建民帶領團隊全面展示了其在外泌體領域的技術實力與商業成果。
10月17日,在峰會產業合作分舞臺,國典醫藥舉辦了一場“國之典藏 共‘元’未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暨新品發布會”,與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所屬重慶醫藥集團等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發布其首款面向消費端的產品ExoGenie皮膚抑菌液。
此次合作,國典醫藥前沿技術可借助通用技術的商業資源進行快速驗證與應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所屬重慶醫藥集團則能借此豐富其健康醫療版圖,提升產業鏈競爭力。
這種“國家隊+創新苗”模式,有效打通了原創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最后一公里”。
通過HICOOL,越來越多投資人和投資機構慧眼識珠,發現了國典醫藥這家“寶藏”公司。如今,國典醫藥已經完成多輪融資,駛入發展快車道。
為解決創新藥研發周期長、投入高的痛點,國典醫藥在北京建立了合同研究組織(CRO)/合同研發生產組織(CDMO)技術服務平臺,已為近400家機構提供服務。
過去的一年,國典醫藥自主研發的iPSC外泌體原料藥不僅通過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藥物主文件(DMF)備案,其全資子公司泌生元(北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也取得了中國大陸首個iPSC外泌體國際化妝品原料命名(INCI)認證,成為國內該領域極個別“雙備案”企業。
下一步,如何“飛”得更高?“創業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作為北京土生土長的創新醫藥企業,我們希望得到政府部門更多的關注和支持。”張建民誠懇建議道。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