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慶陽
10月19日,以“VR讓世界更精彩——VR+AI開啟數智未來”為主題的2025世界VR產業大會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大會全面展現了VR(虛擬現實技術)產業從技術創新到場景落地的全鏈條發展成果,成為全球VR領域技術交流、產業合作與生態構建的核心平臺。
VR突破性成果展風采
本屆大會聚集VR與人工智能(AI)技術的深度融合,推動相關行業從“設備迭代”邁向“智能交互”新階段。大會期間,顯示技術領域展出了突破性成果: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研發的高性能聚合物分散液晶(HPDLC)全息體光柵材料,實現高衍射效率與低光散射的性能突破,成功打造視場角40°、外形接近于普通眼鏡的輕薄型AR(增強現實)眼鏡樣機,為消費級AR設備普及奠定基礎;京東方展出的全球最高PPI(每英寸像素數) Real像素FastLCD(快速液晶顯示器)顯示,其像素密度達2117PPI(像素密度單位),可解決VR顯示“紗窗”(像素間距過大)問題,突破了傳統顯示產品在清晰度與輕薄化上的瓶頸。
智能交互技術也一展風采。作為國內XR(擴展現實)領域知名企業,上海詮視傳感技術有限公司展示了以“多模態沉浸式交互”為核心的產品矩陣。該產品矩陣通過多傳感器融合與SLAM算法,讓XR設備從“空間定位”升級為“場景理解”;其內置的GPT、DeepSeek等AI大模型,可將交互方式從“手勢指令”轉變為“自然語言對話”;結合NeRF、擴散模型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更是顛覆傳統3D內容制作模式,實現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大規模沉浸式場景構建。
中國移動聯合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攻關的國產化實時三維引擎,華為基于鯤鵬、昇騰芯片構建的數字底座,均在技術自主可控與場景適配性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VR產業提供堅實技術支撐。
從單點試點到規模化應用
目前,我國VR產業正進入規模化應用與價值創造關鍵階段。從產業規模看,江西省作為全國VR產業核心集聚區,2024年VR及相關產業營業收入達1100億元,較2018年增長約26倍,企業數量超過400家,華為、阿里等企業相繼落地,形成覆蓋硬件制造、內容生態、應用場景的完整產業鏈,2025年營業收入有望突破1200億元。
應用場景的深度拓展成為產業增長的核心動力。在教育領域,中國移動打造的“硬件+平臺+資源+算力”虛擬仿真教學實訓平臺,匯聚1600種虛擬仿真資源,通過云渲染技術降低硬件門檻,解決傳統實訓“高投入、高耗材、高風險”痛點。
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同樣亮眼。中國移動基于VR技術構建的“檢測-治療-評估”兒童弱視康復體系,經江西省兒童醫院臨床驗證,較傳統療法縮短75%治療周期;江西泰豪的心鏡智能心理健康系統,通過無感知情緒監測量化心理、生理指標,推動心理健康管理智能化。此外,VR技術還在文旅體驗、低空經濟等領域實現突破。
VR50強的生態格局
值得關注的是,大會期間發布的“2025中國VR50強企業”名單直觀反映了我國VR產業的生態格局。
從企業實力看,31家企業年營收超1億元,占比超60%。其中,京東方、歌爾股份等企業的研發投入比持續保持在50%左右;技術研發型企業數量從2024年的2家增至11家,科駿實業、格如靈科技等企業將技術創新作為核心業務,彰顯產業“重研發、強創新”的發展趨勢。同時,76%的入選企業獲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或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從區域分布看,VR產業集聚區效應顯著。其中,北京市以22家企業入選50強領跑全國;江西省與深圳市穩居第二梯隊。
在政策引領生態建設層面,政府部門與企業共同發力優化發展環境。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將從創新平臺建設、骨干企業培育、重大項目攻關等方面,持續支持江西省VR產業發展;江西省則通過發布VR應用推廣方案、遴選76個應用示范項目、建設VR現代產業學院等舉措,構建“政策+人才+場景”的全要素保障體系。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