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葉偉
近日,廈門火炬高新區企業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馬微電子”)在廈門市推出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旗艦產品——天馬“天工屏”。其在亮度、刷新率和護眼技術上均有重大突破,具有通透、高刷、護眼三大特性,展示出全球顯示技術的前沿水平。
天馬“天工屏”是該企業顯示科技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上生產出來的最優產品,生產線總投資額480億元,是目前國內單體最大、全球最先進的第6代柔性AMOLED工廠生產線之一。該生產線設計產能為月加工柔性顯示基板48K,已實現多家主流客戶折疊、HTD等旗艦產品批量交付。這標志著我國顯示產業在自主創新領域實現重大突破,也是廈門火炬高新區在新型顯示產業攀登高峰的鮮活例證。
集成多項領先技術
天馬微電子OLED研發中心產品開發部負責人楊康介紹說,天馬“天工屏”技術特點主要凸顯無頻閃、1nit(亮度單位:尼特)護眼、低藍害、自適應環境光四大維度。比如,通過將有害藍光占比降至4.7%,遠低于行業水平,減少長時間用眼導致的視覺損傷。在顯示效果的“通透感”塑造上,其全局高亮度達2500尼特,峰值亮度達8000尼特,即使身處正午陽光下,屏幕內容依然清晰。此外,“天工屏”量產能力支持165Hz(赫茲)高刷新率,研發能力更可拓展至240赫茲,遠超當前主流手機的120赫茲水平,使得畫面更加流暢,并通過技術創新在保障流暢度的同時降低功耗。
“我們不僅是在制造屏幕,更是在打造一扇通往精彩數字世界的窗。”楊康介紹說,研發團隊“十年磨一劍”,通過自研光感顯示技術、動態刷新率優化等創新,成功實現新一代顯示屏“超級護眼、極致通透、暢快高刷”的極致體驗。
天馬微電子副總裁姜華瑋介紹說,2024年,該企業柔性AMOLED手機主屏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三。隨著“天工屏”技術的突破性進展,該企業將逐步構建起一個涵蓋護眼、顯示和交互功能的用戶體驗系統,從單一產品輸出向技術解決方案賦能升級。“希望用‘中國屏’的溫度,讓全球用戶看見中國智造的高度。”姜華瑋說。
“‘天工屏’的技術突破將帶動材料、設備、檢測等上下游廠商協同創新,推動整個產業鏈邁向高端。同時,依托‘天工屏’的產業化加速廈門市本土顯示領域專業人才的集聚與培養。”廈門天馬顯示科技有限公司面板廠負責人李建興說。
創新技術的集成應用,不斷推動我國顯示技術躍上新臺階。中國科學院院士、理論物理研究所戰略發展委員會主任歐陽鐘燦表示,天馬微電子作為國內新型顯示骨干企業,率先布局OLED,已構建完整自主知識產權體系和一流創新平臺,新一代顯示屏的問世展現出中國企業的研發實力,以及持續向高端產品線邁進的決心。
培植產業優質生態
天馬微電子是我國顯示產業的“拓荒者”,自1983年成立以來,依靠技術創新和生產線升級兩大“引擎”,逐漸成長為全球顯示領域的核心力量,目前其產業基地遍布國內外七地。2011年,天馬微電子落戶廈門火炬高新區,目前已在廈門市布局了5個項目:第5.5代、第6代LTPS(低溫多晶硅),第6代柔性AMOLED、第8.6代新型顯示面板、新型顯示技術研究院Micro-LED生產線等。
廈門市是我國光電顯示產業集群唯一的試點城市。近年來,廈門市正著力打造“4+4+6”現代化產業體系,即做優做強電子信息、機械裝備、商貿物流、金融服務4個支柱產業集群,培育壯大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文旅創意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導體、未來網絡、前沿戰略材料、氫能與儲能、基因與生物技術、深海空天開發6個未來產業,而顯示產業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多年培育,廈門市已成為全球觸控屏模組最大研發基地、國家光電顯示產業集群唯一試點城市,在國內新型顯示十大城市中位列第七。作為廈門市新型顯示產業主要集聚地,廈門火炬高新區聚焦“四鏈”融合,以創新鏈引領新型顯示產業提質升級,每年安排超20億元資金,用于支持園區企業開展創新研發、科技攻關和高端人才引進培育。
同時,該高新區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建成天馬新型顯示研究院、廈門半導體工研院等30余個產業創新賦能平臺,攻克Micro-LED巨量轉移等23項“卡脖子”技術。
在產業鏈協同方面,廈門火炬高新區還聯合天馬微電子組建工作專班,共同引進20余家關鍵配套企業,本地配套率提升至50%左右,助力廈門市成為全國實現新型顯示全產業鏈、全技術路線布局的城市。目前,廈門火炬高新區已集聚顯示產業上下游企業超2100家,構建起覆蓋多種主流技術且從玻璃基板到整機的完整產業鏈。
李建興表示,OLED技術的新突破將進一步推動廈門市顯示產業發展,一是將促使材料、設備以及檢測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邁入全新的技術階段;二是有望吸引高端顯示研發人才、設備工藝人才向廈門市加速集聚,助力產業規模擴大升級。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