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于大勇)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印發《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提出,2025年力爭實現全年汽車銷量323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3%;2026年行業運行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產業規模和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
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汽車產業連續3年實現穩定增長,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轉型升級發展取得顯著成效。2024年,我國汽車銷售完成3143.6萬輛、同比增長4.5%,其中新能源汽車銷售完成1286.6萬輛、同比增長35.5%,為宏觀經濟增長貢獻了重要力量。但也要看到,我國汽車產業發展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日趨嚴峻復雜,海外競爭加劇,有效需求不足、無序競爭等問題仍然存在,行業穩增長任務依然艱巨。出臺《工作方案》即是為了在良好工作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遠近結合、綜合施策,努力實現汽車行業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該負責人介紹說,《工作方案》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從供需兩端發力,推動汽車行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主要亮點可以用“準”“實”“新”3個字來概括。
一是把握形勢“準”。《工作方案》準確把握國內國際經濟、產業發展趨勢,深入研究有利和不利因素對汽車行業的影響,提出“2025年力爭實現全年汽車銷量323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3%,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155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約20%;汽車出口保持穩定增長。2026年行業運行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產業規模和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這一目標是科學合理和能夠實現的。
二是政策措施“實”。《工作方案》從擴大國內消費、提升供給質量、優化發展環境、深化開放合作等4個維度,提出15個方面工作舉措和3個方面保障措施,其中包含細化措施60余項。例如,加快新能源汽車全面市場化拓展部分提出,加力推進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制定促進換電模式發展指導意見、深化新能源車險改革和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等7項細化措施;提升汽車出口金融服務水平部分提出,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信貸產品支持、支持金融機構為汽車產業鏈企業提供全球資金管理產品、鼓勵保險機構優化汽車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和服務等3項細化舉措。
三是工作思路“新”。《工作方案》在著力擴大需求的同時,注重以高質量供給引領需求、創造需求,并提出以技術創新激發潛在消費需求、以標準升級引領產品質量提升、加快汽車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等工作舉措。《工作方案》還提出推進汽車準入管理改革、汽車生產企業集團化管理等改革舉措,以及進一步規范產業競爭秩序的若干舉措,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優化產業發展環境。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