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記者 劉琴
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與北京數字創意產業協會分別主辦的“科技賦能文旅 數智煥新發展”“科技新場景 激活新消費”兩場論壇上,來自文旅行業的科技企業代表與專家學者等交流分享科技賦能文旅發展的創新實踐,推動文旅產業從資源依賴向技術驅動轉型。
文旅市場挑戰重重
中研普華研究院此前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文化旅游綜合體行業投資規劃研究與發展策略分析報告》顯示,2025年,中國文旅行業規模預計突破1.5萬億元,年均增長率達15%以上,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文旅市場之一。
文旅市場持續火熱,然而當下同樣面臨諸多挑戰。
科大訊飛(北京)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科普研究院院長包明明在論壇上表示,旅游行業由于人工導游精力有限,往往使用通用化的講解詞,無法滿足游客對深厚的文化內涵的講解需求以及個性化的深度體驗。
“即使旅游區有自助導覽器,也是基于播放模式根據游客的定位進行講解,無法實現從標準化輸出到提供千人千面的個性化輸出。”包明明說。
北京獵戶星空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經理楊煜認為,文旅市場面臨的痛點包括場地大、游客多、觀眾體驗感差和服務不足等。
近年來,博物館成為游客熱捧的文化打卡點。值得注意的是,在觀眾參觀熱情高漲的情況下,眾多中小博物館觀眾寥寥,“博物館熱”的背后是“冷熱不均”。
聯通(北京)產業互聯網有限公司文旅行業技術專家吳菲介紹說,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嘗試信息化和智慧化改造,但諸多問題日益凸顯。例如,文物保護與利用技術手段不足,在預防性保護和活化利用等方面缺乏技術手段;在服務體驗方面,內容匱乏的沉浸式展覽、高科技的服務手段逐漸呈現出“炫技”現象;在應急響應效率方面,隨著人流增長,博物館場館運營風險也相應增加,隨之配套的機制和措施因不夠完善而導致響應效率低。
科技賦能文旅創新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劉壯表示,當前數字技術正深刻重塑文旅產業形態,科技創新已成為破解文旅發展痛點、激發文旅消費活力的核心動力。
劉壯介紹說,近年來,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積極推動文旅科技創新探索和實踐,持續開展優秀案例和解決方案評選發布活動,截至目前已發布優秀案例88項,優秀解決方案9項。
“這些案例和解決方案基于人工智能(AI)、5G、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在文旅領域的落地應用,是文旅企業和科技企業共同擁抱科技、攜手轉型創新的縮影,也是立足游客體驗、聚焦產業升級的智慧結晶,不僅展現了科技+文旅的融合深度,更為文旅行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路徑。”劉壯說。
北京798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琛談到建設798超維視界·VR院線項目的初衷時表示:“我們曾經有很多展覽的票房超千萬元級,全國各地對這樣的展覽感興趣,但是大部分的沉浸式展覽重建需要很多費用,場景再造需要浪費很多資源。我們研究這一痛點,發現可以把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現實)技術作為很好的工具。”
據了解,798超維視界·VR院線優秀案例,基于VR和5G技術打造出虛實結合、觸達多維感官的沉浸式大空間,并支持多場景復用,實現五大主題影廳聯動、多元內容聚合(涵蓋傳統文化、自然科學、游戲探險等方向)。通過院線式運營+動態內容,推動虛實融合的線下文化消費新生態。
科技對文旅的賦能,遠不止于此。記者了解到,出現在各大博物館的“AI導覽數字人”,通過“AI伴游”方式讓知識成為旅途風景;以數字化技術為核心,對文物進行3D建模、虛擬場景構建等數字化處理,讓文物借助數字技術“活”起來;通過VR、AR沉浸式互動體驗,讓優質內容可以跨空間、跨設備快速復制……
科技為文旅注入新活力,“科技+文旅”讓參觀游覽更加便捷、智能、個性化。
激發消費新活力
科技為文旅注入新活力,多元新場景正持續激發消費潛能。
北京市科委文化科技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文旅領域,科技不僅是工具更是重構消費場景的基因。從位于貴州省的中國天眼將天文觀測轉化為科普旅游IP到海南文昌火箭發射觀禮,科技正在讓文旅消費從感官體驗升級為價值共鳴。“科技與文旅深度融合使場景從靜態展示到沉浸交互,使消費從單一觀光到體驗經濟,使價值從流量經濟向品牌輸出延伸。”
聯通(北京)產業互聯網有限公司總經理范悅表示,該企業依托在大數據、AI、數字孿生等領域的技術積累,正在為博物館提供全方位的數智解決方案。這些實踐不僅是技術的應用,更是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期望通過搭建文博機構與公眾之間的數字橋梁,讓更多人便捷感受中華優秀文化傳統魅力,進一步激發文化消費新動能。
“發展文旅不在于創造更多的景點,而是要利用科技手段創造更好的體驗。”劉琛表示,798藝術區打造的院線式運營創新模式讓內容可以復制迭代,讓消費者常來嘗新,是對文旅場景的重新定義。
包明明介紹說,“通過一線調研發現,旅行已從傳統的消費升級為剛需的教育投資。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科學文化素質的提升,消費者更希望通過旅游實現自我素質的提升,這是一種消費需求的轉變。”
業界專家表示,文旅行業要推動科技更好賦能文旅新場景,以需求導向推動文旅供給側的產品創新與迭代,重塑旅游新體驗、激活新消費、新潛力。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