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位于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的樂聚智家(青島)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展廳里,一臺名為“夸父”的人形機器人展示了多項技能,它不僅能迎賓、講解,還能完成倒水、澆花等各種精細動作。
近年來,嶗山區錨定“打造全國一流的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的戰略目標,布局具身智能、大模型和海洋人工智能等前沿賽道,加快項目招引,推動科技創新,優化產業生態,加速人工智能(AI)與產業深度融合。2024年,嶗山區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350億元。
完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
9月5日,青島并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并行科技”)正式在嶗山區注冊落地。該公司將建設算力集群,為嶗山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算力保障。
作為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核心承載區,嶗山區已建成全市算力統一調度平臺,匯集算力規模超2300P。在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的機房中,一排排機器閃爍著燈光,正源源不斷地輸出強勁算力。
“算力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負責人介紹說,中心正持續推動人工智能與青島重點行業場景深度結合,加速賦能千行百業。
作為國內最早布局人工智能產業的城區之一,嶗山區加快集聚資源要素,完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
日前,嶗山區人工智能未來產業加速園成功入選2025年山東省未來產業加速園建設項目名單,將獲得首期400萬元獎補支持。該項目以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園為主體,已累計聚集人工智能重點企業280余家。
“圍繞做優生態,我們將繼續強化算力、算法、數據、金融、產業基金等要素支持,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持續擴大園區知名度和影響力,賦能嶗山區人工智能產業持續向新生長、向高攀升。”青島高科技工業園管委會人工智能產業部副部長張辰源說。
為提升人工智能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嶗山區實施“技術攻關+普惠扶持”相結合模式。嶗山區新質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彭秋媛介紹,設立產業關鍵技術攻關專項,通過“揭榜掛帥”“賽馬制”支持企業進行攻關,重點突破大模型推理訓練、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等技術,推進端側輕量化模型、超大參數模型等基礎研究。
關鍵技術的突破,離不開優質平臺的支撐。截至目前,嶗山區已培育37個國家級、省級人工智能創新平臺,為產業發展賦能。
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該中心已突破20余項行業關鍵技術,還孵化出省級制造業中試平臺——高端智能家電中試平臺,為企業提供技術研發轉化、產品測試、儀器共享等服務。
布局細分領域大模型
近日,浪潮(山東)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浪潮卓數大模型,順利通過中央網信辦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備案。定位于“激活數據要素潛能的AI平臺”,浪潮卓數大模型已在企業征信、宏觀經濟、基層治理等關鍵領域實現多場景深度應用。
AI大模型是當前數字經濟的前沿領域。嶗山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胡苗苗介紹,目前,嶗山區已有包括浪潮卓數大模型在內的5個大模型通過中央網信辦備案,另有11個項目入選山東省大模型重點產品庫。
作為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核心區,嶗山區聚焦垂域大模型、海洋領域大模型細分賽道,通過政策引導、算力補貼、場景開放等舉措,加速技術研發與場景應用雙向突破。
垂域大模型對行業發展推動作用顯著。目前,該區已推出30余個行業垂域大模型,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海信通途大模型”是其中之一。該公司研發總裁周釗介紹,作為一款面向城市交通行業的垂域大模型,“海信通途大模型”深度賦能交通指揮調度、安全防控、擁堵治理等關鍵場景,目前已在青島、武漢等多個城市應用。
在青島勵圖高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勵圖高科”)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傳感器靜默監測著水體溶解氧變化,AI系統自動調節增氧設備。
“得益于‘逍遙智海’海洋大模型的應用,畝產從300斤躍升至3000斤。”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
“逍遙智海”海洋大模型,是嶗山區深耕海洋領域大模型細分賽道的一個縮影。嶗山區海洋數據資產豐富,依托資源優勢和政策支持,嶗山海洋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已落地涉海企業100家,培育出瑯琊泊海洋環境預報大模型、北極海冰大模型等10余個人工智能大模型。
“嶗山海洋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配套10億元人工智能專項基金與全周期政務服務體系,在黃海之濱筑就一片既能搶占AI技術制高點、又能暢享山海生態的創業熱土。”嶗山區副區長萬釗介紹說。
以AI賦能新型工業化
走進青島雙瑞海洋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臺臺揮舞著“手臂”的機器人正在制造船舶裝備的零部件,智能視覺系統實時檢測,數據大屏動態監控,智能化的生產場景讓人眼前一亮。
通過設計制造一體化、智能產線全流程協同管理的“智改數轉”,該生產車間人數少了一半,效率卻提升3倍以上,產品一次檢驗合格率超99%。
“奇跡”同樣發生在不遠處的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實施大長度超高壓海洋工程電纜智能化技改項目,該公司海纜產能由原來的10億元提升至30億元,生產效率提升10%。
在嶗山區,AI應用場景正在各行各業密集落地。嶗山區積極把握機遇,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充分激發人工智能產業創新活力,以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
今年上半年,嶗山區印發《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若干政策措施》,包括“加快建設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鼓勵人工智能軟件開源”“鼓勵數字化轉型服務商與制造業企業聯合開展數字化轉型試點、共同揭榜實施”等政策條款。
“結合嶗山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實際,我們正在探索創新應用場景牽引模式,通過建設全區應用場景開放中心,每年開放一批應用場景,落地一批優質項目,打造應用場景牽引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模式。”萬釗介紹,圍繞智慧文旅、智慧海洋、智慧金融、智慧城市、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智能家居七大重點領域,嶗山區將打造一批標桿場景,推動形成一批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應用標桿,提升重點行業賦能效能。
“嶗山區將持續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集聚發展、融合發展,努力打造全國領先、特色突出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萬釗表示。
(青島嶗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